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体系建设实践

2025-04-09 25 0

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严峻,传统单一维度的防御技术难以应对APT攻击、零日漏洞利用等新型威胁。笔者结合自身需求,开发建设了一套覆盖网络边界、终端节点、业务系统和诱捕环境的立体化监测体系,从多个维度对网络威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,实现了对网络威胁的全面感知和快速响应。该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前网络威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,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,确保了监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。通过该体系的实践应用,有效提高了本部门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,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。

一、威胁监测体系架构设计

笔者单位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和发展,拥有数十个业务系统,以及海量数据。由于网络资产众多,暴露面广,极易受到各类层面的攻击。为降低潜在的损失和风险,从多维度保障网络和信息的安全,经过了解大量商业产品和开源软件,最终从经费、运维、安全、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,决定自主开发符合自身情况的威胁监测体系。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威胁监测,体系采用了“三层联动”模型:

‌数据采集层‌:覆盖单位业务系统的Web日志、网络设备日志、蜜罐交互数据、终端网络、进程信息。

‌威胁监测层‌:使用收集到的已公开或未公开的第三方威胁情报,以及自定义的规则策略,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匹配对比。

‌响应处置层‌:网络安全运维人员根据告警信息,研判处置威胁监测发现的异常情况。

该体系通过数据-监测-处置三层的深度协同,实现了从攻击诱捕、精准检测到快速响应的闭环防护,可有效应对大模型时代的各类新型网络攻击‌。

二、核心子系统建设实践

威胁监测体系由Web日志威胁监测系统、网络设备威胁监测系统、分布式蜜罐系统和终端威胁监测系统四个系统组成,通过“点”的精准监测、“线”的跨域关联、“面”的多层协同,构建了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威胁监测网络。这四个系统各司其职,与防火墙、WAF、态势感知等安全设备相互协作,共同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的效能。

(一)Web日志威胁监测系统

Web技术不断发展,Web应用越来越广泛,日志分析是一种有效发现Web应用系统网络安全隐患的手段之一,在以往的日常网络安全运营中,由于业务访问日志分散存储、人工收集日志、人工分析日志等原因,导致对日志的分析和监控工作效


4A评测 - 免责申明

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、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。

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

本站信息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

如果您喜欢该程序,请支持正版,购买注册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
程序来源网络,不确保不包含木马病毒等危险内容,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或使用虚拟机使用。

侵权违规投诉邮箱:4ablog168#gmail.com(#换成@)

相关文章

【内网渗透基础(一)】信息收集
微软警告:Windows Server 2025 重启可能导致部分域控制器连接中断
打靶日记——pWnOS1
常用组件hutool的潜在Gadget分析
谷歌Chrome 136将修复存在20年的已访问链接隐私漏洞
2025年CISO应对勒索软件威胁指南

发布评论